English

学术交流

“仿生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实现”-计算机学院举办第22期学术沙龙活动

2021年09月18日 周玉冰 

交叉、渗透、融合、创新是当前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促进计算机学科迈上新台阶, 2021年9月17日上午,计算机学院组织举行了第22期“01学术沙龙”,是第二期以学科交叉为主题的活动。本次沙龙围绕 “仿生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实现”这一主题,特别邀请了北京灵汐科技公司华宝洪,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马德副教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乔飞副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汪钰成副教授进行报告交流,活动由高武教授主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交流,共计23名师生参加。

在报告的上半场,华宝洪围绕“类脑计算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首先介绍了类脑计算芯片的含义,并从类脑计算的主要特点、核心优势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介绍了类脑计算的颠覆性,认为通过类脑计算与现有计算技术兼容,更容易进入大规模应用,发展的类脑计算机可以帮助脑科学发展,促进治疗脑疾病。接着,华宝洪指出了类脑计算需要学习面临的问题,认为大数据+算法+算力”在走向通用人工智能过程中,无法解决复杂、动态应用场景中的问题。最后,华宝洪还介绍了灵汐科技公司研发的主要方向,将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应用于脑仿真和脑科学方面,也指出了类脑方向的新兴应用。

接着马德副教授在题为“神经拟态类脑芯片” 的报告中阐述了神经拟态类脑计算芯片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CMOS工艺的硬件实现。接着,从全局异步局部同步可扩展架构(GALS)、事件驱动时分复用神经元簇设计、灵活可配的神经元模型三方面详细介绍了达尔文系列——国内规模最大的神经拟态芯片。

在报告的下半场,乔飞做了模拟域“感算共融”计算范式和芯片为主题的报告,指出感知系统效率难以提升,提出能否在ADC之前即在模拟信号域中就进行信号处理的问题,接着,乔飞介绍了感算共融集成架构,认为直接利用光电流计算,实现传感和计算的完全融合,可降低功耗,非常适合穿戴式感知应用场景。

最后,汪钰成围绕“光电耦合忆阻器机理及应用”这一主题,分别详细阐述了忆阻器与钙钛矿以及光电耦合忆阻器的机理,并指出基于钙钛矿的光电耦合忆阻器可实现视觉识别领域感存算一体化。最后汪钰成对未来钙钛矿忆阻器的应用提出了展望,认为元器件的视觉仿生应用、元器件的布尔逻辑运算等均可相应实现。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师生积极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围绕人工智能芯片、神经形态芯片、感存算一体化芯片的设计与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开拓了思路。


审核: 邓磊

上一条:“基因+脑”探索大脑奥秘的钥匙-学院举办第23期学术沙龙活动 下一条:“计算艺术交叉,无限创新”-学院举办第二十一期学术沙龙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