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闻快递

计算机学院智能计算系统系召开人才培养“十四五”规划研讨会

2021年12月28日 安建峰 

2021年12月23日下午,计算机学院智能计算系统系(以下简称本系)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了人才培养“十四五”规划研讨会。学院院长於志文教授、智能计算系统系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系副主任安建峰组织,系第二党支部书记韩茹主持。

会前各位老师学习了西北工业大学教学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人才培养“十四五”规划文件。会上结合院系具体情况,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周兴社教授认为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是计算模型和计算平台,要注重软硬结合、系统培养的特色,加强一流课程和一流教材建设。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要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梳理课程知识体系,借助科研项目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樊晓桠教授提出计算机学院部分新教师和部分研究生来自非计算机专业,对学校的三航了解不多,可以通过具体举措加强新教师和新生培训,让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和三航有全面了解,继承西工大国防特色和优势。

郭斌教授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负责人,介绍了该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智能物联网、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等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提出了若干可行的举措。

谷建华教授作为计算机系统课程群负责人,提出了对教育与科研关系的反思,分析了存在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原因。他建议更多教师投入到计算机本体的教学和科研中,把计算机的本体做大做强。他还介绍了目前课程群的建设重点,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全面的并行计算教学体系。

李士宁教授作为物联网课程群负责人,提出高校教师要具备三心:教师要有爱心,对学生的爱心是教师最大的动力;教师要有耐心,好的教师需要多年积累;教师要有静心,不可急功近利。

王党辉副教授作为学院教学委员会代表,总结了近年来的本硕课程教学情况,肯定了本系承担的教学工作,建议“十四五”期间继续发扬本系的教学特色,进一步建设一流课程和一流教材。

其他教师也分别发言交流了各自的想法。崔禾磊认为我院现有的一些举措对实现培养目标中的引领未来至关重要,例如01创新、康继昌计算机科学拔尖班等。王继禾认为系统能力的培养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是否完备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张凯龙提出如何面临企业、院所在某些领域的研究已经领先高校的现状。韩茹也从自己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角度,讲述了如何融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

系主任张羽副教授表示本系承担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和《数字逻辑》三门核心课的建设,教学任务繁重,作为系主任必须为一线教师做好服务工作,发挥好本系广大教师深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主动性,把学校的“十四五”工作具体落实到本系的具体工作中。

学院院长於志文教授介绍了学校人才培养“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肯定了本系人才培养工作分工明确、到位及时。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的讲话——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鼓励全体教工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与科研融合。

本次会议明确了下一步人才培养的方向,随后还要开展更加具体细致的专项工作,落实相关举措和实施办法。智能计算系统系将在学院和学校领导和支持下,确保“十四五”人才培养各项发展任务顺利完成。

(审稿:於志文)

上一条: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战疫有我,计算机学院2020级在行动 下一条:让这个冬天不再冷——记计算机学院2019级防控抗疫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