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晚七点钟,在计算机学院新报告厅成功举行了“优秀研究生经验分享交流会”。此次交流会邀请了四位国家奖学金得主与三位优秀offer获得者与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同学们分享经验,交流会由研究生会主席朱祎主持,在交流会开始,他介绍了交流会的宗旨与流程。

首先,国奖得主秦泽群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以这句话为开端向大家介绍了诸如Everything,OneDrive,Linggle,sublime,Google COLAlib,以及Tensorboard+Matplotlib+Latex等学习工具及应用方法,接着他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回答了“要不要读博”这个问题。

第二位与大家交流的是国奖得主蔡国豪。他主要从读文献、做实验、写论文三个部分展开,细致地讲述了他在科研道路上摸索到的好的学习习惯与经验,例如养成保存习惯、重视自己代码的缺陷等。

接着国奖得主惠薇薇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向大家介绍了她一直以来的学习习惯,每周末写文档,及时总结自己的工作与问题,规划下周的安排,及时与老师沟通等。她也向同学们提出了研究生应该合理规划自己时间的建议。

最后一位国奖得主是田来。他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向同学们介绍了他的学习方法,第一,他特别注重理解基础数学中的原理,强调对细节的理解,这样会有助于做更有深度的工作。第二,专注于多个问题,有持续的想法产出。第三,写论文要循序渐进,缓慢地说服非专业人员。

接下来是优秀offer获得者许开拓与大家分享他的经历。他主要分享了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几个实习时间点,并分享了在整个找工作过程中重要的时间节点,讲述了自己的各段实习经历,以及找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此外,他还分享了一种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大问题进行拆解,逐个解决小问题。

然后优秀offer获得者李治讲述了他的找工作历程。他首先强调科研能力与工程能力要双重。他从三个问题解决了大家的疑惑,第一,选择;第二,心态;第三,行动。

最后一位交流的是优秀offer获得者鲁旭,他给大家提了很多面试方面的建议与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提到在面试过程中积极的与面试官交流,不要被动,可以主动的去引导面试官问你擅长的领域等。

这次经验交流会给计算机学院懵懂的研一新生和迷茫的研二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宝贵且真诚的经验教训以及意见和建议,同学们受益匪浅,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疑问并得到解答,相信这次交流会会给同学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鼓舞同学们在科研和人生的道路上走地更坚实。

撰稿人:王夏洪
审稿人: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