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基金委正式公布了2020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我院获批两项重点项目,分别是周兴社教授主持的“泛在人机物资源能力统一模型及其适应性认知管理方法”和王庆教授主持的“高分辨率动态光场获取及计算理论与方法”,直接经费共计609万元。
重点项目“泛在人机物资源能力统一模型及其适应性认知管理方法”主要研究泛在人机物融合系统(HCPS)。作为新型系统形态,HCPS充分发挥人机物资源综合潜力,融合协作、智能高效完成系统复杂活动和任务,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该项目拟从异构异质资源统一模型、泛在资源实时认知以及HCPS资源自适应管理机制等三个主要内容展开深化研究,创新提出基于多维能力的统一模型、物理资源特征实时认知方法、基于学习的场景-资源适配方法以及反馈式资源管理自适应机制,力求优化设计实现相应的软件原型,不仅支撑泛在人机物融合系统其他问题创新研究,而且服务未来泛在人机物应用系统优化设计与实现。
重点项目“高分辨率动态光场获取及计算理论与方法”针对动态光场获取与计算理论展开研究。光场理论是计算摄像学最具潜力的前沿方向之一,高质量光场成像及计算理论可推动生命科学、物理学、医学以及人工智能方向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该项目将侧重研究动态光场“全过程”压缩采样与计算重构问题,将现有“静态光场理论”拓展至“动态光场理论”,为进一步丰富光场应用提供重要理论支持。该项目拟采用复合成像手段,采集并重构时-空-角域均为高分辨率的光场数据,探索动态光场的多尺度“全过程”成像及其时空优化理论,搭建高分辨率动态光场成像验证系统,实现对高速流场以及爆炸场观测的动态光场成像示范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而重点项目作为体系中的重要类别,其项目的获批是一个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我院在基础与前沿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累计获批8项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居全校前列。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推进实施“0-1”创新工程,凝心聚力、持之以恒,不断提升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我校计算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撰稿:陈帆 审稿: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