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党委于2019年7月入选西北工业大学首批党建标杆学院,并于同年获批陕西省第二批党建标杆学院,所属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自单位获得立项建设以来,学院党委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求新求变、改革创新,努力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建统为龙头,探索实施了“五力、四过硬、六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的工作体系和“一体谋划、持续推进”抓落实工作机制,打出一套党建促业务协同发展的组合拳,推动学院发展建设取得新突破。

1.加强政治领导,提升政治能力,把方向、谋全局。学院党委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觉悟,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抓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打造学习发展型领导班子,努力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四个服务”,做到“四个坚持不懈”,确保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在学院学习贯彻有力、落实举措扎实、推动工作有效。
学院班子以五大思维指导改革发展,组建由杨学军院士、黄维院士领衔的西工大计算机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举办计算机学科发展“十四五”论证会和首届西部院长论坛,促进学科发展,树立了西工大计算机学科西部领先的发展地位。

领导学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时间成立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防疫、督查、技术支持等8个疫情期间工作组和《计算机学院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等9个工作方案,同时建立起“党委统一指挥,分管同志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疫情防控工作体制;学院严格做好防控和排查,形成工作台账700余条,督查事项110余个,发布工作简报14期,累计5万余字。组织全院师生党员为抗疫捐款共71718元,党员参与比例100%;关心海外学子和国际合作伙伴防疫防护,为荷兰特文特大学等高校寄送防疫物资,发布《计算机学院致海外学子们的一封信》,为海外学子寄送防疫物资,开展防疫指导工作。系列工作保障了学院安全稳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强化思想引领,提升党员战斗力,善创新、勇担当。谋划召开学院人才工作大会,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学院“百舸争流 创先争优”党员先锋岗创建实施方案》、《计算机人才引进“伯乐奖”》,树立一切工作到基层、到支部的导向,激活每个“基层细胞”。学院高层次人才喜报连连,於志文、尚学群、郭斌等教师相继获得国家级人才和国家杰青。
在党建“双创”工作的引领下,支部双创工作持续开花,获学校“三全育人”先进集体1个,样板支部2个,“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3个。一年来,学院科研创新取得众多标志性成果,获批5千万级牵头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PNAS等国内外名刊发表学术论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3篇。

各党支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为融水捐款捐物,主动开展科技扶志和电商扶贫工作,组建扶贫志愿者工作队,联合网红大咖为融水开展新媒体电商培训,拓展销售渠道;组织陕西省教学名师、机器人基地导师和学生党员骨干赴融水苗家小镇小学开展科技扶智活动,举办科普讲座,无人机展演,捐赠小型无人机;为融水县大田村开发扶贫网站,开展“1+1+1”党建结对活动,捐款捐物3万余元,帮扶38户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全面助力融水脱贫攻坚。

3.夯实组织建设,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守初心、育英才。坚持大思政格局,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人才培养大讨论,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和十育人工作体系,开展课程思政大练兵,培育张羽、王党辉等典型,引领人人讲政治,人人讲思政的良好氛围;打造“一院一品”学院文化,强化红色IT精神引领,凝练以康继昌教授为代表老一辈计算机科学家的“康继昌精神”,即“爱党爱国,忠诚奉献,治学严谨,自主创新,扎根西部,献身国防”,并用之教育引领学院师生,不断增强师生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

在疫情防控战中磨练学生的责任担当。学院率先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占到全校参与志愿服务学生人数三分之一。汇编了《钉钉、腾讯、QQ等在线授课软件操作简易手册》,及时共享给全校教师,主动对接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信息中心等学校职能部门了解学校整体志愿服务需求,研讨志愿服务相关工作细则,制定《计算机学院志愿者服务工作方案》,为全校师生提供网络教学技术支持;以胡银婷为代表的一批学生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志愿服务事迹被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
在党建“双创”工作的有力引领和牵引下,学院党委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全院上下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了风清气正、奋发向上、揭榜攻关的干事创业氛围和良好局面,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等各项工作喜讯不断。展望未来,“三步走”战略催人奋进,计算机学院将持续巩固和扩大“双创”成效,不断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开启世界一流计算机学科建设新征程。
(文稿:高峻 审核:李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