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岁末,西安疫情突发,当前形势严峻复杂。高性能计算中心全体师生严格按照学校和计算机学院的疫情防控部署安排,落实防控和安全措施,坚持疫情防控和高性能计算服务工作两手抓。充分利用高性能云计算服务天然的远程在线特点,方便校内外师生在家随时开展科研工作,持续支撑用户和相关科研项目的进展。让我们同心战疫,努力做到战疫和科研两不误。
一、线上线下结合,确保高性能计算系统的稳定运行
高性能计算中心主要的浪潮集群系统已经运行多年,我们通过优化配置,确保设备的有效运行,并减少能耗,尽量最大化发挥设备的作用。在校内的教师,坚持巡查,保障高性能计算集群、UPS和机房专用恒温恒湿空调的安全稳定运行。并通过线上的监控系统,对整个机房的情况、运行的作业和排队作业等进行动态监控。


二、用户远程在线使用方法说明
1.住在校内的用户
直接通过ssh登陆工具使用账号和密码远程登陆使用。
登录IP:202.117.249.10
用户手册、ssh登录工具Xshell可通过以下链接下载:
http://202.117.249.16:8000/MSCP/download/download.jsp
2.住在校外的用户
首先使用学校的VPN,然后和校内用户一样通过ssh登陆工具,使用账号和密码远程登陆使用。VPN的使用方法见http://it.nwpu.edu.cn/info/2451/6619.htm
3.使用问题处理
账号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请通过hpc@nwpu.edu.cn邮箱咨询(说明用户账号,出问题的作业路径和具体错误信息文件等),我们会尽快解决。
三、在线高性能计算教育和实践
中心参与研发了“基于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HPC教育实践平台”(https://easyhpc.net/)。该平台可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性能计算在线课程、在线实训等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保障师生需求。
高性能计算中心及资源简介
1.中心简介
高性能计算研究与发展中心(简称为高性能计算中心)属于校级共享平台,成立于2003年12月,由当时的崔俊芝院士、张卫红教授、周兴社教授和徐伟教授等提议组建。其目标是实现全校资源的聚合和共享,为全校师生科学研究提供持续计算服务,支撑我校实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大学目标。中心具有面向应用、多学科相结合的高性能计算服务、研究、开发、教育四位一体的职能。用户遍及学校各个学科,特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等一流学科的用户较多。并且是陕西省云计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机构。
2.硬件资源
目前,高性能计算中心主要的计算资源为浪潮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该集群系统有100多台浪潮NX5440刀片计算节点,1套100TB的光纤存储系统。同时,依托陕西省云计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一套浪潮大数据集群,一套曙光云计算集群系统。
3.软件资源
商用软件资源主要包括电子结构计算和量子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VASP、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等。部署的开源软件资源主要包括材料计算、计算流体力学、分子动力学、化学计算等领域的Abinit、gamess、gromacs、lammps、Openfoam、Siesta、USPEX等20多种应用软件。此外,还有一些用户自主开发的应用程序。
(审稿:万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