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我校“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在线课程正式开讲。看到下面的画面,一定会以为这正在一间多媒体教室开展的教学活动。其实,这是今天计算机学院王党辉老师(中间画面)的在线课堂视频画面。

在发生疫情期间,为了切实落实“停课不停学”和“不能降低教学效果”的要求,我院王党辉老师负责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教学团队组织了10多次远程会议进行网络授课的研讨,从技术层面对雨课堂、QQ群分享屏幕、腾讯会议、钉钉、课堂派等多种网络授课平台的优缺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了以腾讯会议为主、以QQ群分享屏幕和雨课堂为辅网络授课的平台,并制定了三种应急措施。在学院教学办的协助下,确保所有选课学生加入课程群。任课教师组织了2次由300多名学生参加的网络授课演练,分别测试了4G网络和WiFi等两种网络接入方式,根据学生的反馈最终确定了首选及备选的授课平台。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校内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电子版教材和相关的参考资料。在网络授课方面,要求至少上课前24小时为学生提供会议号和密码等信息,确保学生按时听课。在课程内容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长时间面对屏幕可能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对课件进行优化,图文并茂的加入信息技术的关键事件,加入更多的动画效果和文字变化,通过在线对话和文字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视频画面和讲课声音都比较流畅,教学效果良好。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教学团队由王党辉、安建峰、张萌和王继禾老师组成,承担了计算机学院核心专业课“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的教学工作。近年来,该教学团队以提升学生的系统能力为目标,引入网络与理论课结合的教学手段,持续展开了教学改革。在理论课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将科研成果有机的融入教学,注重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开设试点班,进行计算机系统能力教学改革探索,设计了层次递进、难度递增的系列实验,使学生能够自主设计CPU,提升复杂数字系统和计算机的设计能力;改革考核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近年来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学生设计的CPU的性能连续两次获得全国第一,并在本科生层面首次设计完成了4发射CPU。
(撰稿:韩璐,审稿:尚学群、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