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联合发布的《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中指出: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01学术沙龙”是计算机学院为了促进学科方向交叉融合、产生原始创新火花、酝酿重大科技项目构想的新型学术活动平台。4月27号下午,计算机学院组织召开了“01学术沙龙”成立仪式并举办第一期沙龙活动,共15位青年教师参加,计算机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常务副校长黄维,校长助理张艳宁远程参加,活动由副院长邓磊主持。

计算机学院院长於志文作为沙龙活动的召集人,首先介绍了沙龙成立的背景和名称来源,“01”有两层涵义,第一、01是计算机的象征,计算机是0和1的世界;第二、01代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他还详细介绍了沙龙的宗旨、目标、组织委员会的构成和沙龙具体组织形式。

黄维院士在寄语中指出:“原始创新是从‘0到1’的突破,常常意味着漫长而艰难的探索,但却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变革,带来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只有闯入‘无人区’的科学研究,才可能孕育颠覆性的结果。愿你们全情投入,迎接挑战,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前行!”。
张艳宁教授为沙龙提出希望:“原始创新是技术超越的前提,梦想从01学术沙龙走向现实,祝学院再上台阶。”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李春科对沙龙活动的意义做了进一步阐述,同时,对持续办好沙龙活动提出了期望。

成立仪式后,於志文作了题为“开展‘从0到1’原始创新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从新时代高校科技历史使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技术路线、创新的四要素和未来可能产生重大创新的领域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指出必须坚持秉持原始创新精神,通过长期坚持和加强有组织科研才有可能产生科研工作“从0到1”的飞跃。
与会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围绕颠覆性科技和创新沙龙活动形式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包括:活动主题遴选、主讲人的邀请、主持人的事先准备、主题跟进迭代等,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研究方向。
学院将以“01学术沙龙”为起点,围绕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实施“01创新工程”,努力打造包含“01学术沙龙”、“01实验室”、“01创新工厂”的“理论-技术-应用”创新链,通过学院内外、不同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创新学院科研组织形式,促进我校计算机和相关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撰稿:邓磊 审核:於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