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辅导员,他用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用热情点燃学生的激情,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在年级管理中;作为辅导员,他脚踏实地、积极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作为辅导员,他事无巨细,耐心回答学生的一个个疑问,帮助学生解决一个个实际困难;作为辅导员,他在与学生的言谈身教、循循善诱之中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他是学生思想上的“指路人”、学业上的“引导者”、情感上的“守护神”和生活上的“勤务兵”。他就是计算机学院2019级辅导员——梁韵基老师。

他是学生思想上的“指路人”
还记得大家刚进入大学时,梁导带着大家熟悉学校,热情的引导学生们办理各项手续,使大家虽然第一次来到大学,却有了回到家的感觉。不仅如此,梁导知道我们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生活学习方面还不熟悉,对所有学生都是关切备至,尽快组织确定了各班班委,定期让各班委员收集各班的问题后及时展开了班委会议,空闲时间就走访学生宿舍和同学们聊天,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问题,尽己所能帮助大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此外,梁导更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状况,针对学生刚上大学,个人发展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利用大班会的契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陆续开展了职业教育、理想教育、我校近三年本科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不同工作岗位对本科生的要求进行举例、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科技竞赛资讯及成果宣传、学生考试诚信教育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注重经常性教育,加强思想引领,激发担当有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
他是学生学业上的“引导者”
看着大部分学生们的大学生活逐步进入正轨,梁导却一刻都没有放松,有个别同学自制力不强、个别学生集体生活能力差、点点滴滴的问题记在了梁导的工作笔记中,更刻在梁导的心里。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为了不让任何一名同学掉队,梁导第一时间对有困难的同学们逐一开导,尽力帮助所有人都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2019年是学校实行大类培养的第一年,为了帮助19级学生更好的适应大类培养的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高效的学习质量,梁老师指导学生制定学期学习目标和班集体学习目标。利用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试月期间,梁导为19级学生申请了晚自习教室,每天陪着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上晚自习。学生出现线代成绩不理想的问题,梁导就亲自精心挑选利于大家复习的题目,组织开展模拟考试,亲自督促同学们查漏补缺。为了不让差生掉队,梁导每周请各科成绩优异的同学总结学科知识点分享学习经验,开展各个学科重难点答疑会,带领同学梳理复习思路。
通过一系列的学风建设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行之有效的活动开展让学风建设不再只是单纯的形式口号,也不是牵强的思想灌输。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不同的管理和辅导,我们切实看到了学生成绩的提高,通过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也使学风建设的思想在具体活动开展中深入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的增强观念意识,并从活动的体验中自觉地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
他是学生情感上的“守护神”
疫情以来,虽山川异域,梁老师依然心系互联网另一端的每一位学子,为了抓好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梁老师立足上学期的成绩分布,针对各班的不同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在线上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关注学生成绩,更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在互联网的远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线上教育活动。
学生提到:人在面对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总是充满恐惧,而梁老师的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指导教会我,我从来不是一个人。一个电话,一句叮咛,一句又一句的唠叨,互联网传递了电波,更传递了爱和温暖。正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琐事,让我们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他的耐心细致和他对学生的尽职尽责。正所谓,师者,鬓角沾霜织日月,凡心淡默书春秋。
他是学生生活上的“勤务兵”
一个学期以来,除了每周例常的大班会,梁老师还会不定期和其他辅导员老师检查同学们的宿舍。走访200多名学生,耐心和学生交流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悉心为大家指出的不足,总在深夜才离去。在寒假学生离校前逐一对个人床铺进行检查,以军训标准要求。个人内务合格后才准许办理离校签字。通过逐个的个人床铺卫生检查,一方面整洁了宿舍环境,避免了四害的滋生;另一方面严明了纪律,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细致且长效的监督使同学们能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也帮助同学们逐渐培养了勤勉自省的学习习惯。此外,针对个别学生纪律性差,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梁导向来严慈并济,既帮扶又教育,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逐渐完成从高中“全被管理”的成长模式到大学“自我管理”的成长模式的过渡。
作者:王静
审稿: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