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闻快递

计算机学院赴广西融水开展基层党组织帮扶共建活动

2020年08月13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西北工业大学、广西融水县2020年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共建方案》,帮助融水县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根据计算机学院党委对口融水扶贫工作计划安排,8月6日—8日,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李春科带领学院机关党支部、智能计算系统系第一党支部、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系党支部、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党支部9名教师代表,12名学生党员,赴融水县开展新媒体电商培训,教育科技展演,并前往安陲乡大田村开展基层党支部共建交流和发展帮扶活动,前往良寨乡培洞村开展党建“1+1+1”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帮扶回访、家访和现场教育指导活动,共捐赠2万余元现金,2台笔记本电脑、1台打印机、48架微型无人机、100个画板和100本小学阅读书籍。

今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广西融水县2020年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共建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计算机学院党委迅速响应部署,组织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宣传贯彻会议精神,号召全体党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参加共建的教工党员超过学校指标要求的52%。学院党委成立融水扶贫工作小组,制定2020年总体扶贫方案,确定3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和11项工作举措,并在党政联席会研究通过。今年7月,学院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系主任史豪斌教授和潘炜副教授带领徐晨曦(融水支教)、吴海波、王南丁、桑环宇、宋英杰等学生与融水思源实验学校学生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以智能机器人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为了确保现场扶贫活动取得实效,这次活动出发前学院先后2次召开暑期融水扶贫工作讨论会,研讨和敲定活动行程和细节。

8月7日上午,计算机学院暑期扶贫工作队一行首先来到融水县苗家小镇小学开展“科技点亮梦想,智能‘扶智扶志’”科教展演活动。苗家小镇小学是融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苗家小镇的配套小学。学校占地2万多平方米,办学规模为小学一至六年级30个班,有效地解决了苗家小镇16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周边学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活动开始前,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李春科向苗家小镇小学行政班子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和计算机学院及扶贫工作,学院将发挥学科优势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努力在大苗山里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一颗颗科技和希望的种子。

陕西省教学名师谷建华教授、机器人基地负责人史豪斌教授与计算机智能系统系党支部书记王柱副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机器人与计算机小科普讲座。浅显易懂的讲解、神奇的功能、生动的视频画面、活跃的现场互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机器人和计算机的强大魅力。航模实践队员还为同学们宣传航空航天知识科普、中国首个航天日的由来,以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讲解过后,2名队员为全校师生进行了航模飞行表演。看到凌空翱翔的航模飞机和航拍无人机,孩子们兴奋的挥手欢呼。学院还向苗家小镇小学捐赠了24台无人遥控小飞机,用于奖励学习优秀的小学生。活动结束后,扶贫队师生们纷纷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与老师和同学们约定,定期线上线下沟通对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同时殷切叮咛,勉励同学们刻苦学习、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回报家乡。

8月7日下午,计算机学院扶贫工作小组来到融水电商培训中心进行调研,并举办“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融水新媒体电商培训班”。融水县委常委、副县长蒲传新,融水县科工贸局相关领导出席培训班开幕式,对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网络电商扶贫几年来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计算机学院创新创业校外导师,“今日头条”和“抖音”带货金牌讲师、网红达人艾特老师为50多位融水县电商协会会员和农户开展新媒体电商培训,讲授直播带货。艾特老师强调,我们正处在新媒体短视频的浪潮之中,现阶段的电商销售已不单单是在“淘宝”、“天猫”平台进行售卖,而是大量利用短视频和“抖音”平台直播进行大规模的带货,销量巨大,商机无限。艾特为大家详细讲述了新媒体电商运作创收模式,并展示了由其公司培训打造,具有百万粉丝的农家电商网红账号“土家小木”等一个个具体案例和直播销售水蜜桃的成功案例,立刻激起了大家的浓浓热情和无限兴趣。结合当地电商和农户的文化水平和互联网技术起点情况,艾特从实际出发,为大家讲解了如何对自己所要拍摄的短视频方案进行构思、模拟、剪辑、配乐等等。同时手把手地介绍了如何成功注册开通账号,开启直播带货以及利用名人IP效应售卖自己的产品,助力大家将融水的农产品带出大山,带出广西,走向全国。

自2019年起,计算机学院作为融水电商扶贫牵头单位,就成立了由史豪斌教授任组长的西工大融水电商帮扶小组和师生团队,先后3次组队到融水调研、培训和服务等,为融水电商平台和农户提供技术、人才支持和平台推广,促进农产品销售。今年受疫情影响,学院适时调整帮扶方向,为融水更多商户开启新媒体电商直播带货之路。本次培训只是起点,艾特老师和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系主任史豪斌教授以及研究生彩虹计划团队为融水电商建立了微信交流群,坚持长期为当地电商向上线下提供指导和支持。当地电商负责人表示培训受益匪浅,让电商们看到了新出路和抓住机会的可能,希望能够与计算机学院展开长期合作,不仅要打赢脱贫攻坚之战,更要带领融水发家致富,走向小康。

8月8日上午,计算机学院融水扶贫小组第一分队历时3个多小时来到安陲乡大田村开展基层党组织共建交流活动。融水县安陲乡党委刘金波书记、李翔委员,大田村党支部书记云军、村主任梁汉明等6位村干部参加共建交流研讨。座谈交流会上,党委书记李春科详细了解了大田村目前的脱贫工作情况,以及产业、医疗、教育、出行及婚嫁等现状。大田村共有563户,2064人,其中2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013名贫困人口,全村于2019年整体脱贫,尚有4户因病残因素尚未脱贫。大田村按照“3+1”的模式发展养鸡、种稻、养殖荷花鲤鱼、种植杉树,此外,在柳钢集团的帮助下建立了米酒产业作坊,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并计划借助安陲乡构建环元宝山旅游带的契机,认真挖掘以苗族芦笙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刘书记、云书记高度肯定了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党支部共建前期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同时结合网站建设、农产品网络助销等安陲乡和大田村当前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帮扶需要。参会人员结合相关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初步方案。

8日下午,扶贫队学生党员为大田村网站拍摄民俗、风光和产业照片素材。扶贫队教师带着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捐款和三个教工党支部的捐款,分别看望了大田村何华、戴宝河等6家特困户和五保户,并为每户送去粮油、牛奶以及慰问现金。各位老师热情地与贫困群众拉家常、问寒暖、话脱贫。扶贫队还专门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刚刚参加完高考、成绩503分、等待录取的韦业科家里走访慰问,并为其赠送一台全新的笔记本电脑和1000元大学助学金。在交谈过程中,受访贫困户真挚地表达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感谢党带领大苗山群众脱贫致富,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8月8日上午,计算机学院融水扶贫小组第二分队前往良寨乡培洞村开展“1+1+1”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帮扶回访活动。由于前几日雨水较多,扶贫队遇到山体塌方,几经辗转历经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扶贫队与培洞村村委班子进行了座谈交流。培洞村第一书记王金刚对计算机学院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表示村里教育资源仍然相当匮乏,需要计算机学院通过“1+1+1”共建帮扶助力当地教育工作。座谈会后,在王柱老师的带领下,扶贫队老师和学生党员们与对口帮扶的小学生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为小朋友们赠送了画板,以及西工大特有的小型无人机,还教同学们在画板上写下了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在扶贫队回访之前,计算机学院遴选的“1+1+1”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已经与33户培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进行了对接,对家庭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了解,学院也专门在党委会上专题研讨结对帮扶工作,并召开网络专题会议研讨帮扶细节工作。在良洞村,为了充分了解帮扶学生家庭情况、孩子成长环境和心里状况,精准提供帮扶,更好帮扶助力学生成长,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扶贫队对部分贫困家庭进行一一家访和走访调研,并为每户学生带去了学院教师党支部捐赠的扶贫慰问金1000元。最后扶贫队走访了良寨乡小学,与校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为小学捐赠了笔记本电脑、扶贫资金等,未来还将继续开展一些后续交流帮扶,助力良寨乡教育事业发展。



(文稿:高峻 姜红梅 康天雨 审核:李春科)


上一条:“精准帮扶”社会实践队赴融水大田村开展调研 下一条:计算机学院智能计算系统系第一党支部赴广西融水开展扶贫扶智活动

关闭